(大埔湖寮)
在2022年12月寫【尋五四郎公葬新村雪坪具體位置】時,因千七郎墓地,而分別向吳聲杰、吳佐紅、與吳驅贊詢問有關葫峰族譜第五篇雜記(尋宗問祖記)540頁的一段記載:千七郎墓在湖寮石應背,地形象螺,名螺地,千七郎公祠建在大埔湖寮嶺下村,堂名曰「永興堂」。
聲杰與佐紅宗長均表示不知道石應背與「永興堂」在哪裡,有待進一步考證,幾次修譜都是尊重原譜承前而載。而湖寮念五德元公支的驅贊宗親則指出嶺下村有吳屋,現有天房(勤厚公)吳氏居住;並拉我進「承坤堂交流群」加了嶺下的吳慶業宗長微信,慶業宗親提到嶺下祖屋在文革時都給政府拆了(聽說牆上都可以騎單車),長年住外近年才回鄉發展,父親輩多已過世,很多事情不清楚,但也代表嶺下目前顯然沒有叫「永興堂」的祖屋。
隨後雖有「長發堂」重修倡議,驅贊宗親熱心建議:考證是否有資料證明楓授公遷出前與湖寮新村或嶺下村舊祠宅相關的記載,研討淵源參與重修立碑晉主。但於2023/01/07試探鹿鳴堂理事會聲愛會長與聲杰顧問,稱沒有楓授公在湖寮及志廣郎孔孫二公的資料記載;把驅贊意見轉給慶業宗長也未獲回應,覺得做為外遷又外遷的台灣後裔應該做的都做了,也就放下不再續追「永興堂」與「長發堂」之事。
到04/02翻看從美國猶他家譜學會FamilySearch網站下載吳健琴主編的「中國吳氏通書」,在797頁陸豐篇看到葫峰二世到四世的出生年:蘭公(1444)、斌公(1446)、浩公(1451)、欽公(1453)、俊公(1456);文爵公(1472);天祿公(1492)、天道公(1494)、天富公(1496)、天貴公(1499)。
而在710頁大埔篇則意外看到這一段記載:「外遷情况:吉甫孫千七郎,次子志廣之孫,孔孫之子楓授,妣朱氏,由湖寮嶺下村吉溪擦子樹下,於弘治十年(1497)遷去原海豐縣七都,雍正壬子(1732)又遷新劃陸豐縣坊廓都葫蘆輋。嘉慶丁巳歲建於湖寮嶺下仍片存遺址。」
第一次見到楓授公在湖寮居住生活的明確位置訊息,「嶺下村吉溪擦子樹下」,但是,具體在嶺下村的什麼地方呢?所有地圖都查無吉溪、擦子樹下、與擦子樹,只好再求援嶺下宗親吳慶業了。慶業宗長仍然表示沒有聽說過「吉溪擦子樹下」,但會找老一輩的再問一下。
第二天(04/03)一早發來信息,首先認為吉溪,應該是莒溪。查看騰訊地圖,果然有一條莒溪(又稱南橋水)從東北方的莒村流至嶺下注入梅潭河。
擦子樹下,慶業宗長說:他找人問了,以前我們吳氏的風圍(是不是指先前提到牆上可騎單車的屋牆,2023/04/27突然理解到→風圍應該是指擋風所植樹木,叫風圍樹。又百度查詢:客家圍屋後面種植樹木俗稱「風圍樹」),現在他的房屋後面,地方名叫擦子頂;聽其父親說過,以前有很多吳姓祖先墳墓,破四舊時墓碑被拆遷,現已無從考證。
因此,慶業宗長認為,應該是:莒溪擦子頂風圍樹下。也就是楓授公遷陸豐之前,在此居住生活,遷出後德元公天房支18世的達周公(慶業宗長22世)才從梅潭河對岸的新村或古城村遷移至此。
而關於「永興堂」,慶業宗長也提起是否有建好的疑問,據其父親在世時說過,他們家現在的屋址,以前祖先就打算在此地蓋屋,門石都搬來了,不知什麼原因而沒有建,是不是堂號先起了名,後來沒蓋成,因而在嶺下他沒聽說過有建好的「永興堂」。
至此,從驅贊宗親幾度提到楓授公及父輩祖輩可能在湖寮與德元公後裔共同開發,到「中國吳氏通書」編委會大埔分會將「楓授公由湖寮嶺下村吉溪擦子樹下,於弘治十年(1497)遷去原海豐縣」編入通書必有所本(雖有吉溪莒溪之誤),再到慶業宗親向長輩詢問與求證,幾乎可以篤定「嶺下村擦子頂」就是遷陸豐前楓授公家族在大埔居住的地方。
有了這樣的發現與結論,《2025尊祠仰墓之旅》湖寮部分將安排造訪「嶺下村擦子頂」,如果與楓授公關聯不大「長發堂」自行程中刪除,除了嶺下村只到古城村「承坤堂」祭拜。
04/04晚上念頭一動,想知道慶業宗長目前住的房子是哪一棟,就更能定位出當初門石都已搬來的基地是哪一塊,擦子頂周圍只有幾間房子,挑了一間看來比較新的小樓房,圈起來發給慶業宗長,問到:這棟新蓋的房子是您家嗎?
果然一猜就中,慶業宗長說他父親建的老房已六十多年,他把它拆了重建,蓋了一棟四層樓的小洋樓,發來一張看起來幾乎是全新剛蓋好的照片,顯得相當有質感。哇哈,這就是楓授公在大埔的祖居地現在樣貌。
我從衛星圖上如何知道這棟是新房子呢,因為比較了所有衛星地圖,只有谷歌有這棟房子,其它高德、騰訊、八九網的衛星圖都未更新,顯示的仍然是慶業父親的老房子,由外環路直接通到門前的路也沒有顯現。
這條新水泥路裝了監視攝像頭,慶業宗長即時截了一張04/04時間22:12:05鏡頭01的影像過來。現在擦子頂的環境,當然不是楓授公在500多年前所能想像的。
請關注「葫蘆輋來台吳姓宗親」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GourdTilted.WUsClan.inTaiwan
歡迎按讚追蹤更多文章故事。
歡迎葫蘆輋來台吳姓宗親
加入「楓授公的傳人」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90875426251768
進行更多互動交流。
上一篇:葫蘆輋在台吳姓宗親世系總表 (2023/02/01)
下一篇:千七郎公墓在湖寮石應背